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

台灣白及 Bletilla formosana

台灣白及

科名:蘭科 Orchidaceae
屬名:白及屬 Bletilla
學名:Bletilla formosana (Hayata) Schltr.

早晨展露花顏的台灣白及
    名字中雖然沒有"蘭"字,白及也是一種蘭花唷!他最喜歡向陽的環境,而且不同於大家對蘭花都很高貴嬌嫩的印象,白及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。從山區的路旁、山壁,到高速公路邊坡、都市草地甚至是陡峭岩石上,都可以長得很好。只要有充足的陽光和雨量,白及都會展露美麗的花顏!

那這個聽起來不知所以的名字,又是怎麼來的呢?
    根據《本草 綱目》記載:「白及,其根白色,連及而生,故名白及。」可知他的根是白色的,而且相連而生。但其實李時珍所說的"根",實際上應該是蘭科植物的假球莖,通常是用來貯存養分與水分用的,讓蘭花能度過逆境。白及屬(Bletilla)全世界約有六種,都分布於中國、東亞、東南亞等地區,而文獻上記載的應該是中國產的B. striata。自古即是中藥藥方之一,是止血良藥,近年更研究出她有美白養顏的效用。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,擁有藥性的野生植物,常常因無節制的採集而變少,甚至在野外消失!而像白及這類的蘭花本身又很美麗,更容易遭人採走,真的是懷璧其罪啊~
    所幸現在已有許多人工培育、繁殖的白及可供人們購買,大家還是多多支持,別把野外的植物帶回家, 還是讓屬於自然的她們,能夠快樂無憂的生活於野地吧~愛她不一定要擁有她 >_^~*

白及的葉子狹長、有褶紋

    白及是多年生的地生性蘭花。不開花時只有長長、有縱向摺紋的油亮葉子,看起來確實不甚顯眼。但花季時他會抽出細長的花梗,頂端有五到十幾朵的花,緊接在綬草花期將結束之際初開。花色多為白色帶點粉紫,少數個體顏色較深,甚至變成濃紫色。

中間的唇瓣有濃黃色紋路與縱向的突起

    仔細觀察她的花,中間有一片花瓣長得比較特別。有著黃色與紫色的紋路,形狀與其他花瓣差很多,上面也有很多突起,這是蘭花花朵上最顯眼的一個花瓣─唇瓣。她就是吸引昆蟲前來,且是供昆蟲停棲降落的停機坪,方便幫蘭花來授粉。

白及尚未成熟裂開的蒴果,上面有紫色的稜脊。

    蘭花大多都是結出蒴果,就是成熟後會開裂的果實。且她們的種子都很細小如塵埃,風一吹就散走了。所以種子本身沒有養分供發芽所需,所以蘭花種子要發芽大多數都得靠真菌共生來吸收養分。

分布:雖然學名中的種小名是"formosana'',中文名又有"台灣"二字,但她其實中國與日本也有分布。
    台灣從海岸與平地的荒地、草皮,到海拔2300多公尺的山區都有分布,可見她對環境的超強適應力。

花期:三到八月,但大多數於五六月盛開。

台灣蛇莓 Duchesnea chrysantha

台灣蛇莓

科名:薔薇科 Rosaceae
屬名:蛇莓屬 Duchesnea
學名:Duchesnea chrysantha (Zoll. & Moritzi) Miq.


    一看到"蛇"這個字,大家是不是會倒退三步?但蛇莓一點也不可怕(蛇其實也不可怕啦XD),只是因為她四處蔓延的匍匐莖,像蛇一樣,才被如此稱呼。而這個名字也讓人不禁猜想:她是草莓嗎?而實際上她本來就長得頗像草莓,所以在英文中也被稱作"Mockstrawberry"。她是草莓的親戚,雖然分類上不同屬,但同樣是三出複葉(葉子一次有三片),果實又都一小顆紅紅,只是蛇莓小上一號,而且會四處蔓延。

蛇莓黃色可愛的小花,有著五枚花瓣、五枚花萼與副萼


    在草地上認真看、仔細找,不難發現蛇莓四處蔓延的走莖與葉子,也常可見到她黃色小巧的花朵,或是看似鮮紅欲滴的紅色果實。而這果實不僅長得像草莓,也可以吃喔。只是實際上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,當然不如人類培育的草莓這麼多汁可口。

蛇莓的三出複葉,與四處蔓延的匍匐莖

    蛇莓是多年生匍匐草本,葉子是三出複葉,就是原本是一片的葉子,分裂成看起來是三片的狀態。而她的果實外觀看似是一個圓球,但真正的果實是上面那一個個細小的突起。這些果實是附著在膨大的花托上面,我們平常吃的草莓也是這樣子的喔~再仔細看,也會發現她一粒粒細小的果實其實皺皺的ㄝ~所以台灣蛇莓又被稱作"皺果蛇莓"。


許多的紅色、表面皺皺的小果實,附著在膨大的花托上
分布:中國、印度、東南亞、日本、台灣,
台灣見於平地到低海拔的草地環境。

花期:全年。